中文|EN
新闻中心
功不唐捐 • 闻达天下
科普|什么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和虚拟修复设计?
2020-02-26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

                                                                   —习近平对文物工作的指示

 

2020年2月26日,北京卫视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以北京建筑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与虚拟修复研究团队负责人侯妙乐的特别视角,从巴黎圣母院火灾后重建说起,以大足石刻、云冈石窟等文化珍宝的数字化保护为案例生动地阐释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修复的真正意义,即利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让文物在数字世界实现永续留存,并对文物进行“体检”和“诊疗报告”,实现缺损部位的自动化重建与碎片虚拟拼接,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一、建立合作  产学双赢



帝测科技在文物遗产保护领域深耕多年,是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单位和挂靠依托单位,秉承“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的原则,与北京建筑大学签署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实践教学基地协议、设立了大学生奖学金,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在精细化信息留取、定量化虚拟修复、多元化数字表达方面,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帝测科技发挥企业和行业优势,与国内文物管理单位合作,承接项目、落地实施,完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二、多边合作 成果缤纷



1. 布达拉宫古建筑群精确测绘与数字化项目

布达拉宫管理处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廓清布达拉宫古建筑群内部复杂空间结构、与红山山体及山洞相对位置关系,同时发掘隐藏空间、标记病害信息,留取古建筑群完整全面的三维信息,并作为布宫预防性保护的基础,于2016年仲夏启动了布达拉宫古建筑群精确测绘与数字化工作。帝测科技有幸参与其中。初期成果在2017年亮相于上海建博会,项目多项成果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 此次布达拉宫精细化测绘项目就是典型的产学研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2019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成就时, 就以本项目为例介绍了西藏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

1.png


2. 重庆大足石刻项目


受大足石刻研究院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委托,在设计单位北京建筑大学的支持和协助下,帝测科技对众多的大足石刻石窟进行了三维数字化测绘,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综合应用遥感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绘技术等多种空间、色彩采集方式,实现了大足石刻龛窟的文物信息留存与存档,保护工程综合应用,文物档案数字化资料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科技展示。并运用现代学术成果与科技手段,对大足区境内世界遗产范围内的所有石窟、石刻群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以求反映多年来大足石刻文物研究、保护、利用发展历程的全貌。 

2.png


3. 秦俑一号坑兵马俑三维扫描、虚拟修复及展示项目


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人俑和马俑的修复,需要科学方法和匠人经验相结合。帝测科技、北京建筑大学与秦始皇陵博物院合作,完成了秦俑一号坑兵马俑三维扫描、建模、虚拟修复设计、展示应用试点项目,为开展修复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3.png


帝测科技公司与北京建筑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比如,通过校企合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获得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 2020 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6014955号-1
在线咨询一键拨号